2025年11月11日下午,广西大学医学院四创基地课外课题项目结题与申请答辩会在医学院实验楼316会议室顺利开展并圆满完成。本次答辩会由医学院四创基地常务负责人张淇淞老师统筹组织,邀请朱晓鹏、刘玉、梁丽馨三位老师担任评委。会场布置与活动协调工作由四创媒体工作组的黄美妙、杨筱萱、黄婧怡、梁悦琪四位同学负责。
答辩会共吸引17支本科生科研团队参与,其中9项为结题汇报项目,8项为立项申请项目。项目研究方向覆盖多个前沿热点,涵盖海洋药物、天然药物、靶向免疫治疗、人工智能辅助医药及医用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出色的跨学科探索能力。
图1 医学院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答辩活动
答辩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行。上半场为结题项目汇报,各团队按立项顺序依次展示;下半场为立项申请项目汇报,顺序由现场抽签决定。每组答辩流程包括约5分钟的项目陈述与3分钟的专家问答。

图2 团队汇报项目完成情况 |
汇报环节中,各团队代表借助精心准备的PPT,系统阐述了项目从研究背景到取得成果的完整脉络。评审专家则从实验设计、内容逻辑到后续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就汇报材料中的不足提出了宝贵建议,为项目的后续优化指明了方向。

图3 评委老师针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 |
参与答辩的项目多聚焦于免疫治疗、糖尿病、肿瘤等国家与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健康议题,体现了医学院学子立足社会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勇于探索创新的科研责任感。评审专家在点评中强调,应鼓励高年级同学带动低年级同学,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机制,实现科研工作的有序传承,持续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专家同时指出,本科生科研训练应注重过程积累与实践能力培养,避免单纯以论文发表为导向。

图4 参会学生们认真听取答辩汇报 |
整场答辩会气氛严谨而活跃,展示出医学院师生良好的科研素养与积极的学术风貌。此次答辩不仅为本科生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未来,医学院将继续依托四创基地平台,持续优化学生科研训练体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研究积极性,力争在医药相关学科竞赛与科研产出方面实现更多突破。
图片作者:四创基地媒体工作组
文字作者:梁悦琪
排 版:黄美妙
一审一校:张淇淞
二审二校:朱晓鹏
三审三校:李 波